三十辐共一毂(gǔ),当其无,有车之用。

埏埴(shān zhí)以为器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

凿户牖(yǒu)以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

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

老子 《老子》


  这一章常见的误读,是以为老子偏执,执“无”弃“有”,捧一踩一。

  但实际上,只是由于人们通常只关注“有”而忽略“无”,所以老子矫枉过正,希望人们主动去关注“无”的存在。

  人生于天地之间,“为”,在所难免,“无为”绝非“不为”,恰恰是“有”“无”同一,似“无”实“有”,不为之为,不作之作,不显明自己作为的作为,明明做个不停,却好似什么都没做。

  “有”为“无”之体,“无”为“有”之用,不可偏废,“有”得以显示其好处的展厅,同时也正是“无”得以发挥其用处的舞台。

 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同一个车毂的孔洞当中,有了车毂的中空,才有了车的实用。

  揉和陶土烧制器皿,有了器具的中空,才有了器皿的实用。

 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,有了门窗四壁营造的中空,才有了房屋的实用。

  所以,“有”得以显示其好处的展厅,同时也正是“无”得以发挥其用处的舞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