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器免成”,老子是拙吗?
“朴散则为器”,“朴”,是头羊和羊群都有,只知道顺着“道”走的本能。一旦人把眼光钉在了“术”上,“朴”就散落成了碎片,成了智术,有了“器”的用途,“圣人用之则为官长(zhǎng)”。老子并不是反智,只是强调“智”应该受“朴”的统率,“朴”这个“免成”的“无器之器”,才是最大的“器”。 “是以圣人恒善救人,故无弃人;恒善救物,故无弃物,是谓袭明。故善人者,不善人之师;不善人者,善人之资”,圣人眼中,没有无用之人,也没有无用之物,他承袭了“道”的“明”,所以完善之人,是不完善之人的老师,不完善之人,是完善之人的资源。 “本来无一物,无处惹尘埃?”世人大多把重点落在六祖这偈语的…